本文来源于高中生学习资料库 | 时间:2019-08-13
2019年高考结束,新的一批高三生正在紧锣密鼓的复习中,但是最近有学生反映,自己做题时总是审题错误,也注意了这个问题,也在改正,但是效果不理想,经常在做数学题时把直径看成半径,把加法看成乘法等等,明明知道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却屡屡犯错。
很多人把这种审题错误归为马虎大意,但是这并不仅仅的马虎二字就能概括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问题。
1、求速度、缺乏耐心、求快不求准;
2、追求答案、忽视计算过程和验算过程;
3、心理不重视、只看不写。
对于以上不好的学习习惯,小编这里有一些应对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很多同学做题马虎,首要原因是因为自负。经常看了一半题就觉得自己看懂了题意,其实不然。应该合理的分析了自己的优势,高考绝对不允许你这样失误的。
第二,增加读题次数。不论是考试还是平时做题,每道题至少读三遍,一定要逐字的认真读,确保自己读的每个字在脑子里反应的都是正确的。
注意不要快读,这样会略过很多重要的信息,也可能脑子里反应的和读的不是一样的意思。
第三,专心做题,脑子里不要胡思乱想。经常有同学做题做着做着就去想别的事情了,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溜号,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适当给自己规定做题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注意并不是提高审题速度,一定要区分开),减少无效的做题时间,因为当我们强迫自己提速的时候往往会将精力更加集中在这个事情上,有一个词叫做“急中生智”,就是最好的解释。
第四,不要紧张,稳定情绪。如果做题时特别急躁,就会丧失冷静思考的能力。越是紧张,大脑越是会一片空白,很多同学开玩笑说,自己在语文默写题的时候,越着急脑子里蹦出来的就都是歌词。
这看起来很搞笑,但是事实确实如此,你需要让自己冷静、稳定下来,才能安静的思考问题。
成都飞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蜀ICP备18026664号-1
© 2019 Consultancy. All Rights Reserved